【汽車焦點 評測 原創(chuàng)】
繼8月銷量破7千輛后,居上大眾ID.家族在9月份月銷量乘勢破萬,試駕上汽達到了10126輛,體驗這樣的大眾增長速度超過了很多人的意料,要知道“蔚小理”做到月銷過萬分別花了8個月、居上4個月和12個月。試駕上汽加拿大預測查詢而大眾ID.家族這個今年3月份才開始正式鋪設產品的體驗全新系列,能夠在如此短的大眾時間內獲得此般的成績,實屬不易。居上

而作為目前上汽大眾ID.家族中的試駕上汽旗艦產品,上汽大眾ID.6 X自6月份上市以來,體驗憑借著親民售價加上大七座SUV的大眾多功能屬性獲得不少家庭用戶的青睞,甚至筆者身邊不少燃油車的居上忠實用戶對于這臺純電SUV都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這次我們就通過試駕體驗,試駕上汽加拿大28來看看這臺上汽大眾ID.6 X到底有何魅力吧!
造型時尚內飾科幻,體驗七座布局更實用
從造型來看,上汽大眾ID.6 X延續(xù)了ID.家族的設計語言,科幻感十足的前臉通過分層式的設計元素覆蓋強化立體感。ID系列標志性的貫穿式的LED燈組依舊擁有著較高的辨識度,不同于ID.4 X單道貫穿式燈帶布局,在ID.6 X身上采用了雙層式的燈帶設計,拓展縱向高度的同時也能夠帶來更加大氣沉穩(wěn)的效果。

上汽大眾ID.6 X還配備有IQ.Light LED矩陣式智能大燈,碩大的外部燈殼造型加上內部上下分層的LED遠近光燈設計不僅能夠帶來出色的照明效果,動態(tài)點亮效果在高級感以及儀式感的營造上也確實做到領先同級,頗有“燈廠”風范。

為了盡可能的加拿大預測優(yōu)化風阻系數,ID.6 X側面采用了純電動車常見的圓潤流暢車體布局,略帶溜背的車尾造型以及車頂大面積銀色護板覆蓋無不強化其跨界屬性。同時得益于純電動車在驅動布局上的優(yōu)勢,ID.6 X短前后懸的設計確保了車內空間的表現(xiàn),加上并不算高的離地間隙,整體會給人飽滿且低趴的視覺觀感。
車身尺寸方面,ID.6 X的長寬高分別為4876/1848/1680mm,軸距達到2965mm,在車身長度并不突出的情況下還能擁有近3米的軸距表現(xiàn),空間利用率遠超同級燃油七座SUV產品。

ID.6 X尾部造型延續(xù)了前臉立體飽滿的設計語言,貫穿式尾燈與前大燈組形成呼應,長條狀的LED燈組內部采用了多層疊加的設計,并且與前大燈組一樣提供了動態(tài)點亮效果。后包圍設計較為簡潔,通過銀色飾條貫穿覆蓋強化厚重感,運動屬性并不算突出,但這樣的設計顯然更符合用戶對于這一級別車型的審美需求。


ID.6 X內飾布局與ID.4系列如出一轍,大面積的軟性材質以及淺色皮質覆蓋讓整個車廂更顯精致。車載功能都集中在懸浮式中控大屏區(qū)域,不僅提供無線CarPlay等手機互聯(lián)功能,底部空調操作區(qū)域以及駕駛模式切換等觸控按鍵操作起來足夠方便,就算是習慣開燃油車的小伙伴也能輕松上手。

小尺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以及旋鈕換擋機構是大眾ID.家族座艙最具辨識度的設計元素,雖然儀表盤的顯示功能并不算多,但直觀的界面以及交互邏輯用起來很順手。大眾家族最新設計的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依然是熟悉的“味道”,觸控式的功能面板也為駕駛員提供更加科技新潮的操作方式。

作為ID.6系列的賣點之一,ID.6 X全系提供6/7座布局供用戶選擇,接近3米的軸距確保了第二、三排能夠擁有足夠的空間余量,并且在我們這臺試駕車上還配備有后排獨立空調、座椅加熱、座椅前后移動、座椅靠背可調等豐富功能,配合全平地臺,乘坐5人的情況下舒適度足以媲美行政SUV。

一般來說七座SUV的第三排乘坐體驗都不會太過出色,但這臺ID.6 X著實給到我驚喜,雖說第三排的坐姿做不到“葛優(yōu)躺”,但不論是靠背的支撐性還是腿部的余量滿足日常通行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并且在第三排座椅展開的情況下后備箱依然能夠放下2個登機箱,儲物表現(xiàn)足夠出色。
性能均衡續(xù)航靠譜,底盤質感很德系
上汽大眾ID.6 X一共推出3種動力版本共計6款配置車型,分別能夠提供180馬力、204馬力以及313馬力的最大功率,匹配63.2kWh以及83.4kWh的電池組,NEDC續(xù)航里程分別為436km、588km以及510km。我們這次拿到的Pro極智長續(xù)航版作為車系的中配車型,搭載了一臺后置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204馬力,峰值扭矩310牛·米,動力參數基本與傳統(tǒng)2.0T動力齊平。

電驅系統(tǒng)區(qū)別于傳統(tǒng)內燃機的優(yōu)勢在于直接的響應,即使這臺ID.6 X的最大功率并不算夸張,但在低速起步以及急加速的情況下所帶來的加速度確實要比尋常燃油車來得更猛。并且整個過程都能保持著平順線性動力輸出,駕駛員也不需要擔心會讓乘坐人員產生不適而太過刻意地去控制自己右腳的動作,舒適性值得肯定。

同樣在底盤的表現(xiàn)上這臺ID.6 X也經得起推敲,由于純電動車底盤放置了電池組,所以車輛的重心本來就要比燃油車更低,即使視野屬于標準SUV的水平但也能明顯感受到這套底盤的側傾控制幾乎和轎車沒有區(qū)別,就算是較高車速進入彎道車身也不會出現(xiàn)太過夸張的側傾,能給到駕駛員更足的信心。

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這臺ID.6 X的所搭載的IQ.Drive L2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 ACC自適應巡航搭配車道保持系統(tǒng)在城市高速路通行能夠很大程度的減輕駕駛員的壓力,車輛對于車道的識別也相當準確,能夠穩(wěn)穩(wěn)地行駛在車道正中,并不會出現(xiàn)頻繁左右偏移的現(xiàn)象。雖然L2級駕駛輔助功能放在今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真正好用、能給到駕駛員足夠信心的車型,還真沒有多少。

至于續(xù)航方面,我們試駕的這臺長續(xù)航版車型NEDC綜合續(xù)航達到510公里,提車時滿電狀態(tài)下表顯續(xù)航約為480公里,在行駛約合120公里的城市上下班擁堵路段以及30公里高速道路后,剩余表顯續(xù)航為300公里,表現(xiàn)相當實在。得益于大眾ID.家族直觀智能電控系統(tǒng),對用電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能夠讓駕駛員更加合理的規(guī)劃行程與充電計劃。

總的來說,這臺ID.6 X開起來跟大眾自家的燃油SUV非常相似,并沒有為了追求極致的操控以及性能影響到用戶日常使用體驗,實在的續(xù)航表現(xiàn)能夠很好地減輕用戶的續(xù)航焦慮。這樣的設定也確實符合大眾一向在國內市場的品牌印象,好開、好用才是一臺車該有的樣子。
最后:短短半年時間上汽大眾ID.家族累計銷量已經達到1.5萬輛,而隨著歐洲電動車市場銷冠—大眾ID.3將在10月份迎來正式上市,相信會進一步刺激到上汽大眾ID.家族的銷量表現(xiàn),讓我們期待一下吧。